国家赔偿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行使职权给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人身权或财产权造成损害,依法应给予的赔偿。国家赔偿由侵权的国家机关履行赔偿义务。国家赔偿一般包括行政赔偿、刑事赔偿。 国家赔偿法规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各级人民法院在审理国家赔偿案件时按照上述标准执行。2021年5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下发通知,公布了自2021年5月20日起作出的国家赔偿决定涉及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的赔偿金标准为每日373.10元。
为进一步贯彻适用国家赔偿法精神损害赔偿条款,更大限度地发挥国家赔偿法保障人权立法宗旨,2021年2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31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审理国家赔偿案件确定精神损害赔偿责任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自2021年4月1日起施行。本文就《解释》的制定背景、所遵循的原则以及主要内容等问题予以解读,以便法官更好地理解与适用《解释》的相关规定。
蒙冤入狱22年,再审改判无罪后申请国家赔偿两千余万6月1日,河南高院受理了谢哲海的国家赔偿申请。谢哲海是河南一起冤案蒙冤当事人,其因卷入一起故意杀人案,失去自由22年零3个月有余,共计8143天。此前,2022年11月30日,河南高院再审改判谢哲海无罪。
最高人民法院2017至2023国家赔偿标准最高人民法院于2023年5月10日下发通知(法〔2023〕77号),公布了自2023年5月10日起作出的国家赔偿决定涉及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的赔偿金标准为每日436.89元。
《关于司法赔偿案件案由的规定》的理解与适用为依法维护赔偿请求人申请司法赔偿权利,切实落实新时代司法赔偿审判工作人民性理念,不断促进司法赔偿审判精细化发展,最高人民法院于2023年4月25日印发了法〔2023〕68号《关于司法赔偿案件案由的规定》(以下简称《案由规定》)。该规定自2023年6月1日起施行,系在法〔2012〕32号《关于国家赔偿案件案由的规定》(以下简称2012年《案由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司法赔偿案件的案由体系,明确了具体的案由适用规则。为正确理解适用《案由规定》,现就相关问题阐述如下。
5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司法赔偿案件适用请求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23〕2号,以下简称《请求时效解释》),该解释自2023年6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就司法赔偿请求时效司法解释答记者问
切实保障赔偿请求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推动国家赔偿审判规范发展
2023.5.10起,国家赔偿最新标准436.89元/日最高人民法院下发通知,要求自2023年5月10日起作出国家赔偿决定时,对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赔偿金,按照每日436.89元计算。
关于司法赔偿案件案由的规定为正确适用法律,统一确定案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等法律规定,结合人民法院司法赔偿审判工作实际情况,对司法赔偿案件案由规定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司法赔偿案件案由的规定》的通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赔偿案件案由的规定》已于2023年4月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83次会议讨论通过,自2023年6月1日起施行,《关于国家赔偿案件案由的规定》(法﹝2012﹞32号)同时废止。现将《关于司法赔偿案件案由的规定》(以下简称《案由规定》)印发给你们,并就适用《案由规定》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